Tuesday, June 12, 2007

Won Appreciation Affected Korean Economy

韓圓升值沖擊韓國經濟
2007年06月12日07:42



自2005年初以來﹐韓圓兌美元匯率已上揚了10%﹐升值幅度超過了亞洲其他貨幣﹐這給出口導向型的韓國經濟造成了問題。

韓圓升值迫使韓國公司上調產品價格或降低利潤率。過去兩年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 Co.)等韓國主要製造商都遇到了價格競爭力下降、經營利潤暴跌以及股價下挫等問題。

韓國造船業雖然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卻只有一個行業被經濟學家和銀行家們普遍認為應為韓圓升值負責﹐那就是韓國的造船業。韓國的造船公司接獲了全世界一半的購船訂單﹐受全球貿易增長以及中國的大宗商品進口需求推動﹐韓國的十幾家大型造船企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繁榮。

但它們也由此成為迫使韓圓升值的最主要壓力﹐因為造船商只有在船舶完工後才能得到大部分購船款﹐目前而言從接單到船舶造成至少要三年時間。在此期間﹐造船商會通過遠期外匯交易來對它們未來將收到的購船款進行套期保值。

例 如﹐如果一家造船商接到了一筆價值1億美元、2010年交貨的訂單﹐它目前可能只能從買家得到1,000萬美元的預付款﹐那麼他就需要對剩餘9,000萬 美元可能遇到的匯率風險進行對沖。它會向一家銀行保證﹐如果這家銀行2010年時會付給它834億韓圓(目前折合9,000萬美元)﹐那麼它屆時就會付給 這家銀行9,000萬美元。這家銀行接到這筆生意後就會到外匯市場購買834億韓圓﹐然後將其存入專為這家造船商開立的一個帳戶。

銀行這 一購買韓圓的行為增加了市場對韓圓的需求﹐從而推高了韓圓匯率。而韓圓的不斷升值反過來又增強了造船商對其未來收入進行套期保值的意願。三星經濟研究院 (Samsung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駐首爾的經濟學家Hong Sun-young說﹐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對韓圓今後將會升值的預期導致了韓圓升值。但他並沒有指責那些造船商﹐稱它們的套期保值行為是非常合理 的。

當然﹐美元和日圓相對疲弱也應為韓圓走強負一定責任。但韓國造船業的強勁增長及造船業在韓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都給韓圓造成了明顯的升值壓力。造船業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約為4%﹐僅次於電腦晶片和汽車製造業。

韓 圓的升值對韓國其他出口商而言是個壞消息。比如﹐現代汽車去年的淨利潤下降了35%﹐主要原因就是在歐美市場的歐元和美元銷售收入兌換為韓圓後出現了縮 水。此外﹐由於日圓兌美元和歐元走低﹐面對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和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等在海外消費者中享有更高品牌認知度的日本競爭對手的壓力﹐現代汽車一直無法提高價格。現代汽車的發言人表示﹐公司將重點開展營銷活動﹐以提高品 牌形象。

在去年12月份舉行的會議中﹐韓國一些大企業的高管要求政府高官通過干預“控制”韓圓的升值。韓國財政經濟部長權五奎(Kwon O-kyu)當月晚些時候表示﹐政府2007年將重點解決韓圓走強的負面風險。但人們預計造船商不會停止對沖的做法﹐因為一旦停止有侵蝕未來利潤的風險。

韓 圓在2004年第四季度開始大幅上揚﹐當時韓國央行停止了長期以來為保持韓圓穩定而進行的干預行為。隨著韓圓波動性的加劇﹐造船商逐步增加了對沖活動。央 行的數據顯示﹐2005年﹐以造船商為主的韓國出口商共對沖了292億美元。當年韓圓對美元的年平均匯率上升了10.5%。去年﹐對沖額增加約70%﹐達 到了493億美元﹐韓圓對美元的年平均匯率又上升了6.7%。

造船商在對沖時並不披露具體事項。但上個月﹐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現代重工業 股份有限公司(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Co.)共獲得了創紀錄的33億美元的訂單, 將在2010年和2011年交付33艘船只。上月初﹐韓圓升至922韓圓兌1美元的今年最高水平。目前的匯率水平為1美元兌931韓圓。

經濟學家指出﹐其他經濟數據表明韓圓兌美元不應走強。匯豐(HSBC)駐香港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紐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經常項目基本平衡﹐沒有巨額貿易順差﹐也沒有大量資本流入。從基本面上得不出升值的預期。

但經濟學家認為﹐韓圓仍將面臨壓力﹐原因是造船業的繁榮局面可能延續下去﹐直到全球經濟減速為止。此外﹐最簡單的解決方案──韓國央行持續買進美元──會給韓國政府帶來政治風險﹐原因是由於央行要以較高利率發行債券以買進美元﹐消費者將面臨利率上升的情況。

三星經濟研究院的Hong Sun-young說﹐另一種可選方案是任由韓圓繼續升值﹐直到市場認為韓圓兌主要貨幣被高估為止。他說﹐這樣造船商可能會改變他們的預期﹐減少對沖數額。

Evan Ramstad

No comments: